事实上,3D打印在建筑领域已经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包括深圳的3D打印公园、成都的3D打印流云桥、上海的3D打印书屋、河北的3D打印民宿和甘肃的3D打印酒店,这些项目涵盖了从公共设施到文化空间与住宿服务,彰显了3D打印在建筑领域的广阔前景。
据了解,“雄安之翼”项目由于其在建筑3D打印智能建造示范应用上的技术先进性和应用规模,成功入选“城镇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与装备”专项智能建造方向的“面向多场景的信息建筑3D打印软硬件一体化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示范工程,是所有“十四五”入选项目中唯一一个智能建造方向课题的示范项目。
“雄安之翼”作为雄安·电建智汇城的地标性建筑,坐落于容东片区的中央主轴上,建筑高度为24米,总建筑面积达23565.49平方米。主体为五层结构,建筑的两翼悬挑,造型如白鹭展翅,功能定位为经营性文化设施,内设一个400座的大型多功能剧场和一个100座的报告厅,并配套商业及办公空间。
项目外形最具特色之处在于两侧巨大悬挑出来的红色的“双翼”,该部分的设计应用数字设计方法,采用改性塑料3D打印技术进行“双翼”部分的加工建造。利用现场预制生产的模式,即基于移动建筑机器人平台的高柔性特点,在施工现场快速部署砌模块化的预制生产工厂,实现高质量高定制化预制构件的现场批量生产。
外立面异形表皮部分均为双曲异形构件,定位难度大,精度要求高,在建造过程中将搭设基于激光定位系统和大尺度无人机三维扫描技术的现场全域感知高精度安装辅助系统,实现双曲异形3D打印构件的精准安装。
面向建筑行业的人机交互平台FURobot,图片来自:一造科技
据齐思印了解,“雄安之翼”的设计单位为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单位为中电建河北雄安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为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专项技术生产单位为上海一造科技有限公司。
“雄安之翼”3D打印板材的使用面积达4600平方米,其颜色符合雄安标志性建筑的红色系需求。所用材料为最新研发的改性塑料板,具备长期户外使用的能力。相比普通塑料,改性塑料具备更强的抗紫外线能力和更高的耐火极限。
项目预计于2025年3月完工,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规模的建筑3D打印应用工程,同时也将是全球最大的应用改性塑料3D打印装饰板技术的单体建筑。
根据Global Market Insights的最新预测,2023年全球建筑3D打印市场价值为15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增至103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9.6%。这一快速增长得益于对经济高效且可持续建筑解决方案的需求不断上升。
与传统施工方法相比,3D打印能够大幅降低劳动力成本和材料浪费,并支持创新设计的定制化,它将成为一种环保的替代方案。在可持续性成为行业重点的背景下,我们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选择3D打印。正如我们在此前所采访的建筑3D打印公司冠力科技创始人田冠飞所说:“智能建造是未来土木工程大行业的必然发展趋势,而建筑3D打印技术是智能建造的先锋官。”
该文章转载于“齐思印3d打印”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领科汇创颗粒料打印模型:
该文章转载于“南极熊3D打印网”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