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工具——3D打印的被动夹具,并计算出提升物体的最佳路径,以便它们可以在装配线上使用。
主动夹具用途广泛,但控制难度比较高。相比之下,不涉及驱动的被动夹具更简单,但可固定的物体形状比较有限。
从理论上讲,如果可以为每项任务设计主动夹具,那么机器人可以举起任何物体。但是这样成本会非常高,如果改换成被动夹具,则可以降低成本。
为此,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生成被动夹具的方案。具体来说,他们开发了一种算法,可以根据需要固定的物体形状,设计被动夹具,再3D打印出来。
当需要设计被动夹具时,首先通过三维扫描获得固定物体的三维模型,随后算法生成几种形状的被动夹具,随后再计算稳定性等多项指标,选择合适的形状。然后对这种夹具进行优化,寻找合适的插入轨迹。如果这种夹具方案不行,那么算法会开始新一轮的设计过程,直到找到合适的被动夹具。
该团队在22个不同的物体上评估了实际设计的被动夹具和路径,包括3D打印的兔子、门板、网球和钻头,并在20个物体上取得了成功。在两个失败的对象中,给计算机的对象的三维模型有问题。
该算法对具有类似几何形状的物体制定了相同的抓取策略,甚至不需要人类干预。 这意味着不需要为每个物体配备专门的抓手,创建一个能够举起一组物体的被动抓手是可以预期的。
该文章转载于“白令三维”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